觀察

賽事營城:深圳龍崗有趣、有料、有意思

呂雪良  2025-07-18 17:40:58

【打破“硬件辦賽”傳統邏輯,以“有意思城區”理念重塑城市基因,在生產、生活、生態融合中實現“辦一場賽、興一座城”。】

在深圳市龍崗區,一場場體育賽事正悄然轉化為城市生產、生活、生態“融合促興”的強勁引擎。


7月8日,為期10天的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自行車項目比賽(以下簡稱“殘特奧會”),在深圳市龍崗區落下帷幕,龍崗區通過此次賽事向外界展示了“辦賽事就是辦城市”的獨特成效。其打破“硬件辦賽”傳統邏輯,以“有意思城區”理念重塑城市基因——通過青年驛站、無障礙設施、低空旅游等“溫度+品質”配套,在生產、生活、生態融合中實現“辦一場賽、興一座城”的“賽事營城”運行模式。


據龍崗區委宣傳部消息顯示,隨著賽事的熱度持續發酵,龍崗區下半年將迎來更多的“賽事營城”高光時刻。例如,8月的門球、10月的足球、11月的籃球和游泳等項目將輪番上演,這些賽事不僅是競技的舞臺,更成為展現城區魅力、激活區域經濟的催化劑。

深圳市龍崗區大運天地是國際國內重大賽事承辦場館,日均客流超8萬人,日均營業額超200余萬元。(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賽事過程中,龍崗區著力呈現一個“有意思城區”的全新形象——一個將趣味、機遇、溫度與品質無縫融合的城市生活圖景。


賽事營城


“賽事營城”是龍崗區以文體賽事為戰略支點,通過“場景賦能、流量轉化、生態重構”三大路徑促進文體旅商融合,激發城市活力,釋放城市潛力,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模式。


龍崗區通過賽事引流、場景創新和科技賦能,讓每一次活動都成為市民可感可知的“生活秀場”。它不是簡單的娛樂供給,而是對城市發展邏輯的重構,讓賽事不再孤立存在,而是與演唱會、商圈消費、青年驛站、科技體驗等元素交織,編織成一張覆蓋“食住行游購娛”的全鏈條網絡。


“賽事催動城區全域促興!”龍崗區在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中,全面創新開展“有意思城區”建設,在賽事營城方面主要從有趣、有料、有溫度等方面激發城區“有意思活力”。例如,通過多元賽演活動創造歡樂體驗,讓演唱會與體育賽事同期共振,體現“有趣”的內涵;依托票根經濟和科技應用,將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與產業升級,夯實“有料”的實質;提供無障礙設施、青年免費住宿等宜居保障,確保每個人找到歸屬,以及則融入AI、機器人等元素,提升城市服務水準,讓“有溫度”貫穿賽事全過程。最終將賽事瞬時流量沉淀為經濟增量與人才留量,打造一個令人向往的活力之城。今年,龍崗計劃引辦100場高品質活動,吸引超2000萬人次,初步塑造“有意思”的城區印象。

7月8日,為期10天的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自行車項目比賽在龍崗區舉辦。(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

賽事期間,龍崗區將運動員從酒店奔赴賽場的十分鐘車程設計成觀光動線,圖為華為等超大企業所在的板雪崗科技城列為觀光文旅資源。(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賽為城脈


龍崗區以賽為城脈,通過賽事精心構建出了“城市活力網絡”,并生成系列活力新場景。


例如,當運動員從酒店奔赴賽場的十分鐘車程被設計成觀光動線,串聯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學術氣息與大運公園的湖光山色;當門球賽門票可解鎖甘坑古鎮的夜游權限,籃球賽觀眾憑票根兌換商圈餐飲券——賽事的時間與空間疆界已被徹底打破。


高頻的賽演節奏更成為城區心跳:2025年僅上半年,龍崗舉辦賽演活動80場,平均每周1.8場的“龍崗頻率”,讓大運中心化身“頂流引力場”。


據了解,支撐龍崗區“賽事營城”這場城市實驗的核心是“有意思城區”建設,即​​以賽事為針,以生活為線,縫合碎片化的城市圖景​​。正如龍崗河碧道工程將水域轉化為賽艇舞臺,機器人劇場將科技秀場嵌入街角,龍崗將整座城市打造成可參與、可沉浸、可共鳴的“超級賽場”。


當前,龍崗正在深入實施“All in AI”戰略,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時的應用示范區,集聚了眾多的人工智能企業和豐富的應用場景資源。例如,在“殘特奧會”賽事中,廣泛應用AI新技術和新產品,38家企業108項技術打造科技辦賽“樣板間”,在賽場內布置導覽服務機器人、無人救援船等;在賽場外部署安保巡邏機器人、無人物流車等;在醫療區部署康復機器人、電動輪椅機器人等,全方位展現深圳科技硬實力和人工智能先鋒城市形象。琳瑯滿目的AI元素,滲入賽場內外,進一步激發了城市活力。

 

龍崗區通過“賽事營城”,改造無障礙設施100余處,促進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升級,。圖為城市智慧公共交通站點。(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城載賽能


賽事經濟的精髓,在龍崗被具象為一張薄薄的票根。


這張看似普通的紙片,實則是打開消費宇宙的密鑰,賽能潛力的釋放,城市溫度的體現。例如,憑孫燕姿演唱會門票,可在大運天地商圈享受20家品牌折扣;持殘特奧會證件,能在37家酒店以八折入住;就連龍舟賽的觀賽券,也可兌換“50團100”餐飲消費券。這種“票務+”模式,將孤立的觀賽行為拉伸為“食住行游購娛”消費鏈。


統計顯示,今年6月,任賢齊演唱會期間,龍崗區大運商圈人流量暴漲52.6%;端午假期疊加票根優惠,全區八大商圈營業額同比激增65.33%。

龍崗區通過賽事催動城區全域促興。圖為大運天地賽事期間,夜經濟消費活力得到全面激發。(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龍崗區賽事經濟更深層的變革發生在產業腹地。如,殘特奧會成為龍崗科技的“試煉場”,佛山凱洋的腦控輪椅經賽事驗證后,即將進駐社康中心服務大眾;賽特智能的掃地機器人從賽場走向社區;光祥科技抗強光干擾的LED屏,正被復制到城市公共空間。政府以賽為媒搭建產業跳板,百億訂單推動1000臺機器人落地治理場景;龍崗區低空經濟展廳匯聚十余家企業開辟“空中F1”賽事;全域場景計劃促成企業合作超10億元。


​​龍崗區科技與人文的雙螺旋,構成“賽事營城”的基因鏈​​。當導盲兔AI眼鏡為視障者“翻譯”世界,音書手語系統在酒店前臺搭建溝通橋梁,賽事的人文溫度已沉淀為城市基因。青年驛站的免費床位、寵物友好的17處活動空間、甘坑古鎮的詩詞激光秀,共同編織成一張“有品質、有溫度”的生活網絡——這正是龍崗讓流量“駐足”的終極密碼。

龍崗區通過“賽事營城”,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環境不斷升級。圖為抗強光干擾的LED屏在城市公共空間運用。(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賽見留量


龍崗區將“賽事的瞬時精彩轉化為永恒動能”貫穿于“賽事營城”模式的全鏈條,催生從賽事流量到經濟流量、人才留量、生態留量聯動增長的城市留量新路徑​​。


例如,在“殘特奧會”聯動演唱會、票根解鎖消費鏈實踐中,龍崗區以科技應用為杠桿,將觀賽瞬時人流轉化為消費增量、產業動能與人才留量,賽事期間,商圈營業額同比激增65%。


統計顯示,僅2025年1-5月,龍崗區游客量突破1022萬人次,旅游收入144億元,同比增長27.67%。大運天地日均15萬客流印證了“場景黏性”,演唱會后涌入商圈宵夜的人潮,門球賽間隙打卡工業旅游的團隊,共同構成消費長尾。


據悉,龍崗區賽見未來的留量更宏大的布局在河畔,龍崗河碧道非示范段工程進度達93.5%,未來將通過水上運動與商業運營,將賽事流量導入濱水經濟帶,其留量將更加可觀。

端午假期疊加票根優惠,人流聚集,龍崗全區八大商圈營業額同比激增65.33%。(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人才留量方面,龍崗區以“一張床位的引力場​​”彰顯出城區的有趣、有意思內涵,向外界喊出“來龍崗看賽,免費住30天!”口號,盡管入住青年驛站細則中還需滿足諸多條件,但是的確吸引了更多年輕人向往。


例如,籃球賽期間,青年驛站床位將聯動“趣龍崗·燃動灣區”運動嘉年華,為港澳青年提供賽事實習崗。政策加持下,666元人才禮包覆蓋交通住宿,安居計劃破解“租房焦慮”。數據顯示,今年4月灣區高校π活動就吸引20所院校學生參與,香港音樂人丁政凱以龍崗為靈感創作歌曲——人才正用腳步為“有意思”投票。

市民在龍崗區體驗智能爬樓梯電動輪椅(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生態留量方面,龍崗區將在坂田星河WORLD產融新城(集產業、商務、居住、教育、購物、休閑等多業態于一體)打造全國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開放實驗場,構建無人機物流網、地面巡邏機器狗、水下救援設備構成立體生態。例如,殘特奧會驗證的康復機器人將進駐醫院、空氣凈化設備覆蓋校園。龍崗區正在讓賽事科技紅利惠及每個街角。​​

 

 深圳市龍崗區無人機綜合應用測試基地。(龍崗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龍崗,一場賽事成為科技企業的孵化器、青年夢想的起航點、城市溫度的度量衡,它以“有意思”為底色,將賽道的沖刺聲、演唱會的音浪、商圈的煙火氣,構建成賽事營城的交響樂。


當機器人從賽場走進社區,當票根從紙質升級為“一碼通”電子卡,當青年驛站從臨時床位擴展為人才公寓,龍崗區“賽事營城”已然向外界證明:最好的城市運營,是讓每個人成為精彩故事的作者​​。